最近,欧盟正式启动了对中国制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,以确定这些汽车是否因接受中共政府多项补贴而售价过低,从而影响到欧盟相关产业的发展。有专家对大.纪.元;表示,中共政策导致的不公平竞争,让欧盟也决定跟随美国的脚步,采取措施保护自己。
9月13日,欧盟委员会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电动车展开反补贴调查,以决定是否征收惩罚性关税。
当日,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(Ursula von der Leyen)在欧洲议会表示,世界市场充斥着来自中国的廉价电动车。“其价格是通过巨大的国家补贴人为压低的,这扭曲了我们的市场运作。因此,我今天宣布,委员会正在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。欧洲欢迎竞争,而非逐底竞争。”
欧委会发现,中共政府实施了广泛的补贴政策,几乎涵盖汽车产业价值链所有环节,且补贴形式多样,让中国电动车的价格能普遍比欧盟制造的便宜20%。凭此价格优势,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几个月内就升至8%。以此趋势,到2025年可能达到15%。
10月4日,欧盟还发布了相关的官方通知——《欧盟官方公报》(OJEU),并再次表示,中国生产的“新型电池电动车(BEV)”,涉嫌接受中共政府多项补贴,从而对欧盟产业造成严重危害。
欧盟指出,中共政府的补贴包括:各种赠款、国有银行提供的优惠贷款、以优惠条件承销的债券、优惠出口保险,以及所得税、股息税、进出口税、增值税的减免等。中共当局也可能低于市价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等。
通知中说,作为调查的一部分,欧盟将向相关各方收集证据和证词。如果利害关系人拒绝提供必要信息,或严重妨碍调查,则可根据现有事实得出调查结果。
此次调查计划持续不超过12个月,并可能在未来9个月内公布临时措施,如征收反补贴税等。调查将针对所有向欧盟出口的中国制造商,包括特斯拉公司,以及比亚迪、上汽汽车和蔚来汽车等中国主要品牌。
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放缓,大量中国产电动车涌入欧洲市场。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资讯联合会(CPCA)的数据,8月中国汽车出口激增31%。电动车成为中国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行业。
顾问公司AlixPartners的数据还显示,2016年至2022年,中共对电动和混动车的补贴为570亿美元,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国。
欧洲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征收10%的关税。相比之下,美国对中国进口汽车的关税为27.5%,中国制造商已利用这一优势在欧洲市场上快速扩张。
冯德莱恩表示,“欧洲对竞争持开放态度,(调查)不是为了降低竞争。”但欧盟不想重复太阳能板的教训,再因中国产品的冲击而遭到重创。
中共商务部则发声明表示强烈不满,称此举将扰乱全球汽车供应链,对中欧经济关系产生负面影响。
据报导,这是自10年前欧盟对中国太阳能板调查以来,最引人注目的针对中共的调查。
就欧盟发起反补贴调查一事,近日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国际研究教授、政治系主任叶耀元对大.纪.元;表示,此举旨在确定中共是否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,用强大的国家资本去干预私人企业间的竞争。
“我觉得最大的核心问题是,当不公平竞争导致对方国家的基础工业或汽车工业被打垮时,这个国家未来在汽车上就必须依赖中共。我觉得这是任何国家都不愿意的,”叶耀元指出。“在世界贸易体系里,只要是不公平竞争,任何一方都有权去提出终止这样的贸易行为。”
叶教授说,电动车其实一直都是欧盟所要开发的核心项目,欧盟面临的选择是,直接去买中国电动车,或是自己去开发。如果自己开发,显然已经比较晚了,而且售价比较高;如果放开进口中国电动车,欧盟内部的车厂可能会失去开发电动车的动力,得不偿失。
“我们打个比方,在未来五年里,中国电动车在欧盟采取独占的态势,哪一天中国不出口这些电动车了,那会不会影响到整个欧盟的民生经济呢?所以大家考虑的是这个层面的问题。”
叶耀元认为,这项调查对中欧关系会产生负面影响,中欧双方会就此问题继续僵持,而现在的欧盟有点像美国,在针对中共的不平等竞争,计划给中国产品增加关税。
“现在欧盟实际上是在跟随美国的脚步,来保护自己。每个国家最终它是要自我保护的,不单是汽车工业,任何东西都一样。因为你不希望在你的生产链里,有个特定的区块过度依赖一个国家,当你过度依赖一个国家的时候,你的国家的命脉可能就掌握在别人手中。”
叶教授说,欧盟的态度很明确,不希望电动车,尤其是未来可能会成为市场销售主力的电动车让中国人拿走,使他们未来必须依赖中共,他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。
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(Davy J.Wong)则对大.纪.元;表示,这一调查势必会引起中共对一些欧洲出口产品进行反向报复,就像此前太阳能板的补助问题,引发过相当长时间的贸易战一样。
黄大卫还表示,目前外资在中国投资明显减少,但德国无论投资额度、企业数量都不断增加。德国在中国与欧盟之间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,而这一博弈,也要看北京对于欧盟的反制措施会怎么样。